内容页搜索

丘有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1处,镇级文物控制单位5处,古石碑3块(见丛录)。

一、县(市)级文物控制单位

20007月,坛丘镇只有白龙桥1处被列为吴江县(市)级文物控制单位。白龙桥位于坛丘镇龙桥村,南北走向,跨白龙港,拱形3孔。桥长33.80米,宽3.70米,中孔跨度9.9米,矢高5.6米。始建于清康熙初,位于白龙港口北心、天字两圩,为梭墩石桥,咸丰二年(1852年)战乱被毁。同治三年(1864年)西移至南心、北心圩重建排柱梁式桥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又圮;三十三年沈节母率先捐款,盛泽镇绸业人士捐银,鸠工庀材;三十四年(1908年)在康熙时原址重建,宣统三年(1911年)竣工,拱形三孔。同时在白龙桥南堍修复宝珠庵、迎龙桥(梁式单孔)、刻石碑,在北堍建凉亭。现庵、亭已毁,迎龙桥改建为水泥桥。

1990630日,吴江丝绸公司捐资4.5万元,由吴江县文管局出面修缮白龙桥。1995年,白龙桥两次撞毁,其中1次中拱石块坠落,人员不能通行,后在市镇两级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下,再一次修建白龙桥。

二、乡(镇)级文物控制单位

(一)莲云桥

详见第九卷《镇村建设和环境保护》第一章第三节《镇区桥梁》。

(二)广济桥(又名亭子桥)

广济桥俗称亭子桥,位于南塘村,南北走向,跨南塘港,梁式3孔。桥长18.1米,宽1.46米,中孔跨度4.65米,高2.8米。初建无考,明正德三年(1508年)里人钱鼎(南塘港人)重建。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再次重建。清宣统三年(1911年)又重建。

(三)安定桥

安定桥位于南塘村,南北走向,跨南塘港,梁式3孔。桥长18米,宽1.5米,中孔跨度4.6米,高2.8米。清乾隆年间建,清末重建。现老桥坍塌,1986年在老桥西侧建公路桥。

(四)目莲桥

目莲桥位于南塘与西扇村交界处(野河荡北口)。初建无考,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2月,桥全坍塌,程家瑞(南塘港人)发起集资重建,翌年8月竣工。多余钱在桥西建大有亭,塔港建牌楼。“大有亭”,凉亭两侧石柱刻有“行程远大姑停足,世路崎岖且息肩”等对联。民国14年(1925年)再次重建。桥梁单孔,东西走向。两桥台各开一方泄水孔。现凉亭已毁,老桥于1993年改建为公路桥。

(五)太平桥(俗称杨家桥)

太平桥位于坛丘镇南心村,东西走向,梁式3孔。初建无考,清光绪廿五年(1899年)重建。